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受婷婷的邀请来给大家进行一次关于强迫症的讲座。前几次讲座我分别给大家讲述了强迫症的概况以及我在贝克强迫症心理咨询工作室治愈一名强迫思维患者以及一名强迫行为患者的过程,今天我就给大家从认知上给大家讲讲关于强迫症的11个不合理信念的内容。和以往一样,我演讲之后会把我的演讲稿发布在中国强迫症联盟贝克心理版块和贝克强迫症心理咨询网上,欢迎大家查阅。
目前关于强迫症的病因,心理学界有种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是由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造成的。但是生理原因,主要是大脑结构出现了问题,社会原因,主要是外界发生的刺激事件,是我们病友们很难控制的,我们能控制的更多的是心理原因,也就是我们的认知偏差。今天我就结合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总结的11个不合理信念以及我在强迫症咨询中的经验,讲讲关于强迫症的治疗。
在讲这11个不合理信念之前,我先给大家提个问题。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我们走在路上,突然有个人背着个大包把我们撞倒了,我们爬起来做的第一件事也许就是破口大骂,骂这个人怎么没长眼睛,走路时也不看看前面的路。但是当我们站起来之后看到这个人原来是盲人,无法看清前方的路时,我们极有可能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关照他。为什么同样是我们跌倒的事情,而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呢,前一种是愤怒,后一种是怜悯。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abc定律,产生你情绪c的,并不是因为刺激事件a,而是你的认知b,如果认知b不同,产生的情绪c也不同。
所以认知b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很重要的因素。然而我们强迫症病友,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不合理认知b,正因为这些不合理的认知b,直接或者间接的使我们产生了强迫症。今天我就讲讲我们强迫症病友普遍的错误认知b吧。
1 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这个信念在强迫症病友中普遍存在。曾经有许多病友在咨询我时,都对我说:“王老师,我要每个人都认同我,表扬我,如果不这样,我就会很痛苦,而且我一直在为此努力着。”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你们的努力是徒劳的,因为在怎么努力,你们的愿望也不会实现。一个人在社会上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有反动派经常攻击他,说他这个不好,那个不行,就连我们中国伟大的毛主席,现在的评价也是“7分功劳3分过”呢。所以任何事情要辩证的看,绝对的“好”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是假想,如果我们强迫症病友在追求这个事情上太认真的话,他会千辛万苦,委曲求全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但是最终会得不偿失的,他们一定会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
2 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有强迫症病友在咨询我的时候,问我:“王老师,我想在每个方面都有所成就,比如我爱好的经济学,法律学,英语等,因为那样我就成功了。”我说,这是一个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在各方面都有成就的人。你想门门出新,很可能到最后门门平庸。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可能不如别人。这需要辩证的看。虽然他以前有过成功的经历,但是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成功。所以,若我们强迫症病友们坚信这种信念,那就是自欺欺人,那就会为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而白白伤悲。
3 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给与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许多病友在咨询时都问我:“王老师,社会上有些人很坏,他们经常使些坏点子在对付你,所以我希望给他们严厉的惩罚。”我对他们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就没有绝对的错与对,好与坏之分,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仅凭责备和惩罚则于事无补。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应因一时的错误就把他们看作是坏人,对他们产生极端的排斥和歧视。相反,你却可以把他们对付你的事件看成是对你自己的一种挑战,是让你自我成长的一次机会,所以你应该感谢他们。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么将是一次可怕的事情。
这是强迫症病友们典型的思维模式。比如强迫仪式,上床脱衣服,一定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进行解衣,如果违法了这种特定的顺序,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脑海中就会产生灾难性思维,比如说亲人死亡,遭遇车祸等。再比如对数字4很忌讳,但是如果出现了4这个数字,就会是很可怕的事情。这像观念大多与灾难性后果联系在一起,所以造成了极度的恐惧。
5 不愉快 的事情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能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这是强迫症和抑郁症患者普遍的思维。我在强迫症群和抑郁症群里做群主,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爽,郁闷。这个话语也许说者无意,但是从潜意识分析这是一种内心的表露,因为他从内心中就表达出不愉快,而且病友认为这些情绪是由外界的事物所引起的,在这里牵涉到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就是归因。归因,在心理学上就是说把一件事的原因归集到某件事件或某个方面,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推理。把事物产生的归因到内部,也就是自身上,容易产生自卑,内疚等情绪,如果把事物产生的归因到外部,容易产生无助,茫然等态度。患者认为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表明患者是个外归因行为方式,他总认为外界的因素决定着他的情绪。但是他不知道情绪的变化更多的是由外界因素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所产生的。所有外在环境对个人有一定影响,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和严重。因为这些困扰情绪之中包含了自己对外在事件的知觉,评价以及内部言语等因素的作用,并不全部都是外界的反应。
6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这是强迫症患者的一个典型特征,逃避现实。患者怕这怕那,其本质属性就是害怕现实,想逃避现实。艾滋病从理论上说对谁都有传染的可能,但是强迫症病友为了逃避现实,拼命的在脑中想,我不能得艾滋啊,我不能得艾滋啊,他们像个小孩子似得,把自己蜷缩在自己为自己构建的伊甸园中,不敢面对现实,连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害怕。但是我们强迫症病友在害怕,再恐惧,现实终归是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不随我们的意志所改变的。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哪怕再残酷,最终还是应该面对的。逃避是没有效果的,我们强迫症病友应该挺直腰板去面对现实,这才是我们应该的态度。
7 人们要随时随地的对危险和可怕的事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这中观点体现在我们强迫症患者身上尤为明显。就拿强迫思维煤气爆炸这件事来说吧。许多强迫症病友来问我:“王老师,我十分害怕煤气爆炸这件事,所以我无时无刻不在警惕它的发生,使得我整天生活的提心吊胆。”我说,煤气爆炸是有可能性发生,但是这种可能性只是万分之一,或者百万分之一,如果我们因为它的万分之一或者百万分之一而整天担惊受怕,是得不偿失的。这就好比你在大海中丢了一根针,你把船停在那里捞,从理论上说,你是一定可以捞到的,因为那根针确实在海里,但是实际上你可能捞一辈子也捞不上来,因为大海那么大,而且是流动的,你的作用比大海想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是不必想的。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有人会问我,王老师,你不是说理论上是有可能爆炸的,那么如果真的爆炸了,怎么办?我说,如果真的爆炸了,你什么也干不了,因为你的想法不能改变客观现实。即使你想做什么,那也是无用功,是自欺欺人,还不如真正的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相比强而且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的更好。
这是强迫症患者普遍的性格特征,依赖人。我们想想,是这样吗?我们把问题的选择全部交给别人,让别人主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命运,特别依赖别人。依赖是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我们强迫症病友把选择权交给别人,看上去像与我们无关,但是别人再怎么选择也是别人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我们应该让自己选择问题的答案,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选择的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应该高兴,如果我们选择的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从中吸取经验,让失败没白费。这就是对待选择的正确态度。只有培养了这个态度,我们才不会过多的依赖别人,我们才会更好的独立生活。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已经 发生的事实是个人的历史,这的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不是说这些事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因为事实虽然不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人们仍可以控制,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这个错误的认识是由于自己害怕变化的事物,希望通过以前的事件重复现在以后的生活,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
10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普遍的说,强迫症患者的内心大多是善良的。他们会为了社会的不公平而潸然落泪,他们会为了别人的苦难而伤心不已。但是,这个问题得把握住一个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多愁善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超越了自己,那就很容易造成本末倒置,以形成误解。
11 对人生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辈子。
这个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曾经有许多病友问我:“王老师,为什么1+1等于2,为什么男人和女人统称为人”等等等等,许多问题造成了他们的极度痛苦,究其本质,他们是为了找到个唯一不变的正确的答案。其实人的一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任何问题对要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我们坚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那就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相对于已知,人生更多的是茫茫的未知。我们应该带着已知去积极探索未知,而不是把未知死死的钉在十字架上。
以上就和大家讲了埃利斯总结的人们的11种不合理信念,这11种不合理信念几乎囊括了人们所有的错误思维。然而这些思维有什么的特征呢?经过许多学者的归纳和简化,指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这三个主要特征。这三个主要特征在我们强迫症患者身上体现的很充分,下面我就结合我咨询的经验,讲讲这三个主要特征。
1 绝对化的要求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这种特征通常是与“必须”“应该”“一定”等词在一起。比如我曾经的一位患者,他说话经常讲必须怎么样,必须怎么样,我必须要成功,我必须对得起我的爸爸妈妈,这种“必须”把他逼得的绝 。但是这种绝对化的要求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他自身规律,不可能随着某个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人们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依着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排斥这种变化,更容易的造成强迫症的形成,陷入情感困扰之中。
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盖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他的好坏一样。他对个体对自己或别人的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件或某几件事情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的价值。例如:一些人面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是自己“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己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的心理以及产生忧虑和焦虑的情绪。而一旦将这种评价转向他人,就会一味的指责别人,并产生愤怒和敌意的情绪。针对这种不合理信念,我们应该认为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或别人是可以犯错的,因此,因以评价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来代替对他整个人的评价
3 糟糕至极
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理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后果的非理性思维。强迫症患者的这种不合理思维是很普遍的,比如,他们会因为把有患艾滋的可能想到自己已经患了艾滋,甚至已经到了快要死亡的情形。再比如,煤气爆炸,的确可能爆炸,但是它是万分之一可能,甚至是百万分之一可能,但是经过我们强迫症病友的思维的转化,我们把他想的很可怕,甚至是好像正在爆炸似得。等等等等,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因此没有一种事情可以被认定为百分之百糟糕透顶。当人们坚持这样的信念,遇到了他认为糟糕头顶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就会陷入极度的负性情绪体验中。对待这种思维,我们应该承认虽然不好的事情虽然有可能发生,人们也有很多理由不希望它发生,但人们没有理由说他不该发生。因此,面对这些不好的事情,人们应该努力的接受现实,在可能的状态下去改变这种现实,而在不能改变时去学会如何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
以上我就和大家分析了强迫症的11种不合理信念以及他们的主要特征,大家想想看,自己有没有这些不合理信念,希望大家对待自己的强迫症思维的时候,找出他们的不合理性,进行纠正,完善自己,积极治疗强迫症的思维模式,去达到强迫症的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