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强迫症治疗之学佛
许多强迫症病友问我:“王老师,学佛对强迫症有帮助吗?它能不能治疗强迫症?”我说:“佛学能帮助强迫症,但是不能治疗强迫症。”
对于佛学,我本人就比较信仰。佛学讲究的是“空”,“无所著”,用心理学的说法就是“接纳自己”。佛学告诉大家一切都是虚假空,不要执着,放弃一切对事物的追求,这对于神经症特别是强迫症,有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用佛学教导我们的放弃一切,甚至放弃自己的话,我们就不再那么执着与强迫症的症状了,什么煤气爆炸,什么艾滋,狂犬病,小菜一碟,我们连我们自己都不要了,我们还在乎那些事情干嘛?不管,不问。这样强迫症就会痊愈的比较快。
但是第二个问题:佛学能不能治疗强迫症。这个答案是不能的。让我们想象一下,在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他们极度信仰佛教,难道你就能说他们国家没有人得强迫症了吗?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没有发现出来,所以对大家来说,仅仅靠一个佛学来治疗强迫症是远远不够的。
51 强迫症治疗之“转移注意力”
昨天一位病友问我:“王老师,为什么我在症状出现的时候转移注意力焦虑就会好些?这种方法能不能经常运用?”我说:“其实转移注意力就是顺其自然,不过这种方法不能经常用。”
转移注意力就是当大脑出现一种症状时,人为的思考另一个症状,从而让前一个症状的焦虑程度减轻的过程。举个例子说吧:当我们思考“煤气千万不要爆炸”是时候,转移注意力,从而思考“我千万别得艾滋啊”,让前一个问题的焦虑程度减轻。这是运用什么原理呢?答案还是森田。因为我们转移注意力去思考第二个问题时,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消失了?答案不是,因为它不可能消失,它只是暂时的被我们压入潜意识了。当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时,对第一个问题采取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所以第一个问题就会不再困扰我们了。
但是这个方法为什么不能经常用呢?因为这个方法最终还是运用了“2斤肉原理”,它 使用新症状缓解旧症状,从本质上说还是症状,只是症状的更迭罢了,所以是不可能治本的。如果想治本最好还是用“森田原理”,通通的不管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样才能好。
52强迫症治疗之如果症状不是痛苦的
强迫症患者为什么害怕强迫症,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强迫症的症状是极其痛苦的,令他们很难受。正因为症状的痛苦,他们极力排斥症状,所以造成了恶性循环,难以从强迫症中走出来。让我们大胆的想象一下:如果强迫症的症状不是痛苦的,甚至是极其快乐的,那他们会怎么样呢?
强迫症患者也许会爱上强迫症,也许会喜欢上强迫症。他们不再排斥强迫症,他们与强迫症融为一体,他们与强迫症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游戏。他们早上和强迫症一起吃早饭,一起去上学,一起午睡,然后一起玩耍,一起看着夕阳下山,一起和爸爸妈妈道声晚安,一起入睡。他们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彼此照顾着彼此。当难受时,他们一起安慰彼此;当喜悦时,他们一起快乐。
这是什么场景呢?这不是森田所讲的“接纳症状生活”吗?这就是走上了治疗正确的方向,慢慢的痊愈自己啊!
53强迫症治疗之“有得就有失”
一天,一个强迫症病友问我:“王老师,我最近对药物很强迫,想吃药治好病,但是又怕肝功能异常,不吃药吧,我又怕病治不好,所以我天天都为这个苦恼,强迫,王老师,我该怎么办呢?”我对他说:“你要记住这一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均衡的,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绝对的‘失’和绝对的‘得’是不存在的。”
就拿上述案例来解释吧,吃药是为了病好,疾病需要用药物来治疗,但是是药三分毒,药物治疗在杀灭 病毒后产生的产品需要用肝脏来代谢,这就是事物的“二元性”,“好”与“坏”一般是同时出现的,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问题的出现,不要偏激的认为事物只能有一面,这是违法事物的本质属性的。
强迫症的症状都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说明,比如你强迫洗手,在洗掉细菌病毒的同时,你也花费了时间,肥皂等一些东西。其实如果大家接纳了事物的“二元性”,症状就会减轻许多,焦虑也会减轻许多
54强迫症治疗之绝对性思维
曾经有位强迫症病友问我:“王老师,我总认为我自己一定有艾滋病,所以我担心,我害怕。”我说:“你为什么认为自己一定有艾滋病,你与有艾滋病的人性交过吗?”他说:“没有,我还是高中生,我还没有经历这方面的事情呢!”我说:“你输过艾滋病病人的血吗?”他说:“我从没献血或输血过。”我又说:“你妈有艾滋病吗?”他笑了,说:“王老师,你太会开玩笑了,我妈怎么有可能有艾滋呢。”我说:“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你都没有接触,你怎么一定会有艾滋病呢?”
从以后的咨询中我发现,这个病友做事或说话,都喜欢用“一定”“肯定”等词语,这是种不合理的思维,在心理学上叫做“绝对化思维”。比如那位病友曾经说:“我绝对要成功,否则我对不起我的爸爸妈妈。” “我做人一定要坦荡。”等等,诸如此类。
但是世界是变化的,是有可能朝不同方向发展的,产生不同结果的,谁能保证它只有一种结果的。这类思维背后的潜意识话语就是:“如果不朝那方面发展,我会很害怕。”这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这是一种对变化的恐惧。
所以大家要顺其自然,接纳事物发展的任何结果,而不是希望事情只能有一种结果,因为这往往是不能实现的。
55强迫症治疗之灾难性思维
曾经有位强迫症病友问我:“王老师,我总害怕煤气爆炸,我害怕煤气爆炸把我的房子烧个精光,我害怕煤气爆炸把我的亲人炸死,我害怕煤气爆炸把我炸成植物人,我该怎么办?”我听后往她笑笑,说:“也许情况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也许还有其他可能?”
心理学上有种不合理的思维叫做“灾难性思维” ,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件事的后果极度往坏处想,想的越恐怖越好。比如上述的例子,煤气爆炸产生的后果经强迫症病友一渲染,变的可怕无比,还有强迫症病友上街的时候,老是担心自己被车撞,被车撞就被车撞了,还想其他更坏的结果,比如司机逃了,比如家人受不了了,总之什么可怕想什么。其实这些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事情的发生它是有概率的,比如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如果有几件事情产生唯一的后果的话,概率是百万分之一或千万分之一再乘以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这些概率是很小的。就拿上面强迫症病友的问题举例吧,他是煤气爆炸,是有可能,但是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即使真的爆炸了,把你房子“一定”就能烧个精光吗?说不定刚烧起来就有人报警,消防员就过来,花了几分钟就把你家的火灭了,而你家仅仅是烧黑了一面墙而已;即使煤气爆炸就“肯定”把你家人炸死吗?也不一定。说不定你们全家正在距家很远的地方散步,说不定你们全家正在邻市的亲戚家吃酒,所以事情的发生不是绝对的。所以大家没有必要把后果想象的那么严重,也许它只有几百亿分之一,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个上面的话,太不值得了。你认为呢?
56强迫症治疗之规则太多
强迫症,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分析,就是潜意识(本我)与现实(超我)之间具有太多的矛盾了,这个矛盾爆发了,造成了强迫症。在精神分析学说中,本我就是自己的欲望,它遵循快乐原则,就是什么快乐它做什么;超我,就是现实中的我,它处处受到规则的制约,所以产生了矛盾。如果我们脑海中的“规则”少一点,强迫症症状就会减轻许多了。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强迫行为患者,他对自己房间的东西 的摆放位置必须确定,对自己的洗澡程序必须一层不变,那么他的规则是不是太多了呢?如果把这些人为的规定去掉,他的强迫症就会减轻了。
让我们更大胆想一想,强迫症患者的经常想“1+1为什么等于2呢?而不等于3呢?” 如果世间不是规定“1+1=2而是1+1=3“那么你就是对的,主要是规则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
当然,这个例子举得太极端。只不过是想让大家在心里淡化规则的作用,减少规则的束缚,那么你的强迫症会减轻许多。不知道大家听懂没有。
57强迫症治疗之改变与接纳
引子: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
前段时间,一个病友来做咨询,咨询的内容是,她最近考了公费研究生,得了第一名,但是在面试的时候,其他几位考生都给考官送了礼,但她没有送。而且她内心有种想法:如果研究生不是公费上,她就回家了,不准备上了。所以她来咨询的时候心事重重,患得患失。我给她一句话: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
是啊,学习,考试发挥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是靠我们的真本事 的,我们能改变;但是是否录取,是考官所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做的只能是接纳。
强迫症病友就怕“万一”,他们为了这个万一整天心事重重,担心的要死,担心煤气爆炸,担心得狂犬病,就是怕。怎么办?接纳,煤气爆炸,狂犬病,这些是客观存在的啊,我们不能改变啊,我们想一千遍,一万遍,该炸的还是要炸,该得病的最终还是要得。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能改变的“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 ,我们只能改变这些,所以说有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啊!还有许多外在的其他因素哪!
咨询后,她的焦虑减轻了很多。前天,她专门打电话来告诉我:“王老师,我被公费录取了,谢谢你的劝导。” 我说:“恭喜你,其实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如果你那时焦虑也是这个样子,不焦虑也是这样样子。与其整天愁眉苦脸,不如轻轻松松,那样会更好”
|